痤疮(pimple)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,又叫青春痘、面皰或粉刺、毛囊炎,除儿童外,人群中约有80%~90%的人患本病或曾经患过本病(包括轻症在内)。痤疮是发生在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,发生的因素多种多样,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毛孔堵塞。毛孔堵塞以后,毛囊里面的油脂排不出来,越积越多就形成一个个小痘痘,青春痘就是这样发生的。不太严重的青春痘通常都能看到一个白色或者黑色的顶,这就是白头粉刺与黑头。
青春痘即痤疮,俗称粉刺,是青春期最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,一般在青春期后会自动痊愈或减轻。而在生活中,不少人脸上会出现一粒粒小疙瘩,与青春痘长得很相似,鱼目混珠,让人难以分辨。其实,这些假“青春痘”是某些皮肤病的表现:
职业性痤疮与从事职业及工作环境密切相关,如长期接触汽油、柴油、各种润滑油、石蜡、含氯化合物等,易引起职业性痤疮。出的皮疹分布有其特征,典型的部位是眼旁附近、颧骨处,也可出在会阴、手背、四肢及躯干等部位。常见的有黑头粉刺和毛囊炎,有人感到瘙痒。若黑头粉刺多时,可使皮肤变得灰蒙蒙的;毛囊炎重者引起脓疮,可留下斑痕,影响容貌美。
毛囊虫皮炎是毛囊虫寄生在皮肤毛囊或皮腺内引起的慢性炎症,油性皮肤的人容易发生。面部红斑上出现丘疹、脓疮,可结痂、脱屑,而无粉刺。痤疮样药物疹由某些药物引起的,如服用碘剂、溴剂、异烟肼、皮质类固醇激素等,皮肤及躯干可出现毛囊性丘疹、脓疮,停药后可自行消失。酒糟鼻样结核疹与感染结核杆菌有关,颜观部出现有红斑,毛细血管扩张,皮疹如粟粒大小,呈现淡红色或黄褐色。成簇性眼眶周粉刺在眼睑外侧方和颧骨部位,出现簇集性较大的粉刺,多发生于30-50岁的男女。患者中多数人存在光线弹力纤维病。
有人认为痤疮是人的一种生理现象,无须治疗,这种观点是错误的。如果痤疮皮疹较少,炎症较轻,可不予治疗,待其自然消退。如果皮疹较多,炎症较重,则应积极治疗。尤其是患有脓疱、结节、脓肿、囊肿性痤疮者如果没有及时治疗,会遗留下凹陷性或增生性瘢痕,影响皮肤外观。因此,痤疮不仅需要治疗,而且是应积极合理的治疗。但是痤疮有轻有重,原因复杂,不主张患者自己用药,用药不当反而会加重,应该到医院根据具体的情况予以治疗。
相关推荐:
5种痤疮的治疗方法
痤疮是常见的皮肤病,为了更好的治疗痤疮,我们要了解一些痤疮的治疗常识。中医对于痤疮的治疗,是有很好的效果。小编来给就大家盘点:5种中医痤疮的治疗方法。
中医痤疮的治疗
1、中医治疗胃热引起的痤疮:宜用清泻胃肠法胃热痤疮,多由饮食不节,过食肥甘之物,使肠胃燥结,中焦积热,郁于面部皮肤而致。其症面部丘疹,状如粟米,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,间有黑头粉刺,以口周为多,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,且常伴有口干口臭,饮食较多,舌燥,喜冷饮,大便秘结,脉沉实有力等。最宜上法。用清胃散(黄连、升麻、当归、生地、丹皮、石膏)加减治之,甚验。
2、中医治疗肺热引起的痤疮:宜用清泄肺热法肺热痤疮,多由肺有宿热,复感风邪,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。其症面长丘疹,状如粟米,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,皮疹以鼻周围为多,亦可见于前额,间或有黑头粉刺,且伴口鼻干燥,大便干结,苔黄,舌红,脉数。当用上法。宜用泻白散(桑皮、地骨皮、粳米、甘草)合枇杷清肺饮(人参、枇杷叶、黄连、黄柏、桑皮、甘草)化裁治之。
3、湿毒血瘀引起痤疮的治疗方法:宜用除湿化瘀法这种类型的痤疮,多由素体蕴湿,郁于肌肤,复感外界毒邪,致湿毒凝聚,阻滞经络,气血不和而成。其症除丘疹、脓疱外,常以结节囊肿为主,皮肤出油较多。最宜上法。用除湿解毒大豆黄卷、汤(土茯苓、薏苡仁、萆解车前子、泽泻、板蓝根、赤芍)加减治之,必收良效。
4、血热引起的痤疮,中医治疗:宜用凉血清热法血热痤疮,多由情志内伤,气分郁滞,日久化热,热伏营血所致。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,面部潮热明显,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,舌红,脉细数等。当用上法。用凉血五花汤(红花、玫瑰花、鸡冠花、野菊花、凌霄花)合桃红四物汤(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、赤芍、川芎)加减治之,其效颇佳。
5、中医治疗热毒引起的痤疮方法:宜用清热解毒法此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炎,复感外界毒邪,热毒相结,蕴于面部皮肤引起。其症为面部有散在丘疹,以小脓疱为主,周围常有红晕,自觉疼痛,严重时可火欣红肿痛,伴有发热,舌红苔燥,脉实数等。当以上法治之。用五味消毒饮(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紫背天葵)随症出入,其效非常。
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,是不是了解了呢?患者要了解这些痤疮常识,这对于痤疮的治疗,是有帮助的。